• 首页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基金会介绍
    • 历史沿革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基金会章程
    • 工作团队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新闻中心
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35周年专题活动
    • 重大活动
    • 影像集
    • 图片集
    • 基金会公告
  • 公益项目

  • 基金专项
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捐赠公示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年度审计报告
    • 项目信息披露
    • 税前抵扣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其他
  • 我要捐赠

登录 注册 退出
X

中国绿化基金会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计划安排

2019-01-09 00:00

来源:本站

  一、2018年工作总结

  2018年,中国绿化基金会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,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,团结奋进,砥砺前行,主动出击,积极作为,在资金募集、品牌打造、项目管理、对外合作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成效。我会筹集到账总收入达2.04亿元,其中捐赠收入1.96亿元,超额完成计划任务,达募资历史第二;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“亿株”植树行动,全年发动社会力量植树造林5718.6万株,创历史新高;开展生态公益类大型专题活动30多次,“幸福家园”项目获民政部第十届“中华慈善奖”,为推动生态公益事业发展、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(一)“蚂蚁森林”项目进展迅猛成效显著。“蚂蚁森林”项目是一个新型的商业与公益相融合的模式,借助3.5亿多网民的影响和推动,该项目社会关注度高、敏感度高,已成为一个社会新热点。全年重点推进和进一步扩大了“蚂蚁森林”项目建设。一是进一步加大与蚂蚁金服的合作力度。今年5月,蚂蚁金服集团与我会签定了3年的“公益造林”捐赠框架协议。10月,基金会、绿委办公室与蚂蚁金服签定了5年的“全民义务植树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二是项目造林进展顺利。在内蒙古、甘肃等荒漠化地区完成项目造林3778万穴、42.7万亩,第三方核查表明,造林成活率达到了国家标准和协议要求,项目建设任务完成较好。三是规范项目管理。制定了“蚂蚁森林”《项目实施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、《项目资金使用若干规定(试行)》,举办了“蚂蚁森林”公益造林项目管理培训班,召开了项目联谊会和座谈会。探索建立“五位一体”的项目造林链路全新模式。四是项目辐射带动性强。凭借项目影响力,运用商业力量助力公益,引进了德国喜宝、海信电器等一批爱心企业加入项目公益开放计划。

  (二)“一带一路”胡杨林生态修复项目取得重大进展。编制了《一带一路胡杨林生态修复计划》,召开了专家评审会,出版了《‘一带一路’胡杨林生态修复计划》书籍。在青海、甘肃、内蒙古启动了胡杨林生态修复项目造林保护试点示范。通过举办沙龙、媒体会、联络会等多种方式,正式向社会发布项目,与企业、公益机构、平台媒体及绿色环保人士、专家学者构建良好合作伙伴关系,多渠道、广范围募资,卡迪拉克、绿森林硅藻泥等一批知名企业捐资加入修复计划,项目最终将建成中国西北“丝路核心区”、“中巴经济走廊”、“中国—中亚—西亚经济走廊”三条胡杨林生态修复带,共建绿色“一带一路”。

  (三)国际合作交流成果丰硕。一是在甘肃举办了“一带一路”生态治理民间合作国际论坛。10个国际机构组织和20多个国家民间组织代表参加会议,分享了中国生态治理技先进术、治理模式及治理方案,期间,召开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民间组织交流闭门会。论坛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:建立了“一带一路”生态治理民间合作伙伴关系,启动了“一带一路”胡杨林生态修复计划暨生态治理国际合作基金,发表了生态治理民间合作民勤倡议。二是我会作为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民间组织委员会主席单位,负责联络五大洲大区代表并发展亚洲区域的160家专注荒漠化领域的社会组织网络,承担了在国际舞台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的重要任务。三是协助举办了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、第二届世界生态系统治理论坛。与国际林联、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(IFAW)、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达成合作共识。四是成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批获准申请机构。

  (四)重点品牌项目取得重要进展。一是“百万森林计划”项目顺利推进。“百万森林计划”发展近十年间,深入发展,稳步推进,小额捐赠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5%,项目造林达2万多亩。二是“幸福家园”项目扎实运行。今年募资1000多万元,在宁夏种植枸杞3225亩、55.6万株,涉及农户965户,共5395人,建档立卡户685户,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。三是“自然中国”品牌项目活力增强。开展了“熊猫守护者”行动、启动了“世界屋脊守护者—2018青藏高原雪豹守护行动”、“与虎豹同行”、上海东滩湿地保护等活动,举办自然观察节,开展一系列生态中国体验行,使自然体验、生态教育、公众活动有机结合,提高自然教育的实效性和特色。四是绿色公民行动更加广泛。将行动与“蚂蚁森林”项目相融合,大幅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化参与度和关注度。

  (五)信息公开及网络建设步入新阶段。按照《慈善法》规定和民政部相关要求,在民政部“慈善中国”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按季度公开信息。完成了我会官网改造升级,加大网络募款力度,保障网络安全运行。

  (六)宣贯传播工作亮点纷呈、内容丰富多彩。主要有:举办了第三届绿色公益盛典,深受企业、公益环保人士赞许喜爱,增强企业与我会的粘合度;我会官方微博在重大节点进行推广传播,总阅读量1555.44万人次,传播影响覆盖人次1000万以上,项目传播阅读人群突破815万人次。举办了“第十届中国网络植树节暨乐享森林嘉年华”、“绿色上海市民绿化节”、“熊猫守护者”春种体验等多项公益活动,通过线上线下宣传,仅“熊猫守护者”项目的参与兑换竹子人数67万人,话题阅读量超过50亿。

  (七)持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。制订修订了《信息公开管理办法》、《网络信息管理制度》、《财务管理细则》、《公务用车管理办法》等一批管理办法,做到有章可循。严格规范合同签署、印章使用流程及出差报备手续,规范财务管理,建立以制度促效率的新型机制。加大业务技能培训,促使团队业务素质与事业发展相匹配。召开了两次理事会议,听取理事意见建议,主动接受监督。

  (八)纵深推进党的建设与机关廉政建设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规,认真贯彻局党组的部署安排,增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。组织开展多次学习、教育、警示活动,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活动,始终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进一步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。完成了基金会党支部和工会的换届工作,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进一步压实“两个责任”,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等各项廉政规章制度。

  二、2019年计划安排

  中国绿化基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各项工作部署,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“亿株”植树行动,强化品牌项目培育,增强互联网思维,创新募资机制,完善内部治理,努力推动绿化公益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。

  一是重点抓好“蚂蚁森林”公益造林重大项目的施。2019年项目计划造林5000万株(其中公益造林3500万株,义务植树1500万株)。实行规模化、基地化造林,抓好项目立项评审、造林督查、验收核查。召开2次多方联席会议,举办培训班,拓展树种和地域范围,优化造林模式,进一步开放公益计划,探索与蚂蚁金服的合作深度与广度。

  二是全面推进“一带一路”胡杨林生态修复计划。要强化多边国际合作,积极开展劝募,继续抓好与企业、网络、媒体的深度合作,壮大生态治理国际专项基金。抓好西北四省区的以胡杨林为主的生态修复保护项目实施。

  三是深度推进四大品牌项目,着重提升顶层设计水平。强化“百万森林”、“绿色公民行动”、“幸福家园”、“自然中国”四大品牌规模发展抓手,建立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,优化募资机制,扩大推介系列活动。以品牌带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启动一批新的自然保护项目,抓好基地森林恢复和基金造林项目,加大生态扶贫力度。

  四是召开中国生态公益发展论坛。


  五是强化信息公开和网站系统建设。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制度,确保三个月一次的信息公开的更新。及时做好年检报告备案,做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。抓好改版后的官网完善和内容充实更新工作,及时发布相关信息。研究构建“互联网+生态公益”的自主募资平台,为建立自有网络募款打好基础。

 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。在2019年印度举办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上召开社会组织边会,积极履行主席单位职责。与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共同举办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青年论坛”,在全国重点中学开展自然环境教育项目试点。参加2019年在肯尼亚举办的全球环境大会,宣传推介我会重点项目。

  七是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和廉政建设。按照局党组要求和部署,坚持抓好党的建设、廉政建设和内部管理。加强理论学习,坚持党的领导;加强资产、项目、资金等管理,规范执行管理流程,严格管控捐赠资金,强化廉政风险防控;集中精力做好基金会评估工作,力争提升评估等级;加大岗位培训,锻造高素质执业队伍;严格执行各项党风廉政建设规定,落实廉政工作责任制,建设廉政单位。


联系我们

邮政编码:100714

京ICP备09053274号-1

联系电话:010-84239390

传真:010-84239264

E-MAIL:cgf@cgf.org.cn
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

友情链接
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

公益宝平台

腾讯公益平台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

中国绿化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3274号-1  技术支持: 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