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基金会介绍
    • 历史沿革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基金会章程
    • 工作团队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新闻中心
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35周年专题活动
    • 重大活动
    • 影像集
    • 图片集
    • 基金会公告
  • 公益项目

  • 基金专项
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捐赠公示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年度审计报告
    • 项目信息披露
    • 税前抵扣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其他
  • 我要捐赠

登录 注册 退出
X

中国绿化基金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

2013-06-17 00:00

来源:本站

一、 2010年工作总结

 2010年在贾庆林名誉主席的亲切关怀下,在局党组的领导支持下,绿化基金会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林业这一中心任务,以扩大社会募集资金规模、提高公众参与绿化程度为目标,全年共筹集到账资金1.11亿元,达年度常规筹资历史最高水平;实施绿化公益项目22个,绿化面积近6万亩;与部门、企业、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新的合作伙伴26个,签定合作协议39项;组织开展大型公益活动达31次,参与祖国绿化和生态文明公益事业的人数超过百万人。取得了支持林业发展,壮大自身力量的显著成效。

  (一) 顺利换届,成立第六届理事会。

  在贾庆林主席亲切关怀下,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,贾庆林同志继续担任中国绿化基金会名誉主席,这是对我会的巨大支持和鼓舞。

  在第六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,贾主席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,肯定了第五届理事会取得的成绩,对新时期的林业改革发展和基金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转变林业发展方式,加大植树造林力度,加强生态屏障建设,增加森林碳汇,为推动科学发展,建设生态文明,防御自然灾害,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。贾主席的重要指示,进一步明确了基金会今后工作的方向。

  (二) 加大力度,创新机制,进一步扩大绿化基金募集规模。

 一是创新机制,开拓会省合作新领域。强化为各省区市林业发展大局的服务意识,充分发挥基金会的公募平台作用,建立与各省的合作联席制度,确定“谁募资、谁使用、谁受益”的原则,建立“政府引导、基金会搭台、企业捐款、体系造林”的运作机制,打通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渠道,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的强大优势,集各方优势筹大资金,办大项目。按这一新思路和新机制,联合重庆市委市政府、全国绿委、国家林业局共同开展“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”,设立“重庆长江专项基金”,在人民大会堂的启动大会,广泛募集央企、民企及外企认捐资金达16.32亿元。宁波鄞州区在我会设立碳汇造林专项基金,在区政府的引导下,一期募集资金4870万元。目前,大连、宁夏、广西等地与我会的合作都在积极推进。这种筹大资金、办大项目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深受各方欢迎。

  二是强化联络,构建部门(企业)合作新格局。造林绿化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,募集绿化公益资金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。今年我会先后设立了中国烟草“金叶生态基金”,今后连续五年累计捐赠2500万元;设立了立高生态表彰专项基金,五年捐资500万元;设立了自然中国专项,已接受捐款300万元;还有绿色畅想、绿色影视、绿色1+1、婷美绿色等25个专项,与企业长期友好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与此同时,注重加强与人口计生、环保、能源等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,营造部门、各阶层参与造林绿化的环境。

  三是顺应趋势,开发网络募资新平台。为满足公众参与绿化公益事业的意愿增强,我会创建了网络植树募款和手机短信捐款两大平台,为公众开辟了便捷、透明的公益捐赠渠道。在网络植树募款方面,我会自主创建了“e-tree网络植树”公益网,主办了第二届“中国网络植树节”大型全民在线互动植树公益活动,并与腾讯公益、淘宝、支付宝、搜狐、网易等国内互联网行业多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一流公司合作,带动了数百万网友对绿化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参与。截至目前,通过网络渠道募集绿化资金已突破300万元。

  在手机短信捐款方面,我会于2009年成功从工业信息化部申请了短信捐款代码后,即与三大电信运营商(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)反复联系沟通,通过多方面、多部门的艰辛努力,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经为我会开通了手机短信捐款通道,捐赠号码为“10699969”。

  四是抓好在建项目筹资工作,深化和扩大合作成果。在创新模式的同时,深化与已有的企业合作紧密联系。与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深入开展中国绿色之旅公益活动;与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合作,实施“取于自然还于自然”造林项目;持续推进ABB(中国)有限公司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治理项目;扎实开展八达岭、金山岭植树基地建设,组织携程旅行网等20多家企业参与植树活动。

  五是积极参与“4•14”玉树地震赈灾公益募捐活动。我会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国家林业局的号召,为灾区捐赠200万元,用于玉树地区灾后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;并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,先后有蒙牛集团、娇兰化妆品公司等企业积极伸出援手,捐赠资金支援玉树重建;还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了《天域天堂》赈灾义演晚会,首都各界代表近万人观看了演出。

  (三) 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,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。

  一是以品牌项目为载体,进行重点宣传。结合国家发展和林业建设重点,我会今年整合了多个小项目,打造了一些具有特色和影响的品牌项目, 企业和公众的认知度越来越强。同时,加大了“西部绿化行动”、“全球十亿绿树运动”、“中国绿色碳基金”、“中国网络植树节”及“华夏绿洲助学行动”等几大特色品牌的推广力度,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效应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  二是多方合作,发动公众参与。积极探索开放时代的全民支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、支持生态建设的新模式。携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、东南卫视共启“中国网络植树节”大型全民在线互动植树公益活动;携手气候组织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“百万森林项目”;发动腾讯、淘宝等网络媒体,积极捐赠善款援助西部。

  三是多措并举,加大宣传力度。通过强化联络公关,在电视媒体、平面媒体、网络媒体以及广播媒体等,加大对我国林业和绿化工作的报道力度。先后邀请成龙、刘翔、刘媛媛、张靓颖、黄奕等明星,参加“BMW绿荫行动”、“绿色平安,低碳100”、网络植树等公益活动。通过众多明星身体力行的参与和宣传,影响和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绿化公益活动的热情。

  四是组织生态文艺活动,弘扬生态文明。组织开展艺术家野外生态采风,举办“宁夏多种一棵树、北京少落一粒沙”,“传播生态文化、弘扬生态文明”等艺术家笔会活动。特别是与神化集团合作,组织中国美协、中国书协20余名艺术家,创作了三十幅反映矿区生态环境的书画作品,以促进神华集团推进矿区绿化工作的开展。

  (四)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,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。

 一是积极开展多边合作。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络与沟通,争取并实施了“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”,此项目已顺利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验收。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、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等机构,编辑出版了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之公众参与——幸福家园•西部绿化行动报告》。

  二是认真实施好在建的外援绿化项目。在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支持下,我会先后与日中友协、奥伊斯加组织、日本绿化沙漠协会等日方团体深入推进合作,联合申请“日中绿化交流基金”,在河北等五省市组织实施6个小渊基金项目,同时又新争取启动了3个项目。

  三是积极与在华外资机构、外资企业、合资企业合作,开展绿化公益项目。

  (五) 加强制度建设,提高管理水平。

 今年把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上重要日程,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。重新修订了《项目管理办法》,《财务审批制度》和《工作人员聘用管理办法》等有关规章制度,不断完善新的机制,健全新的制度,为基金会的发展保驾护航,奠定制度基础。新一届理事会增聘请了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,为我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,依法规范行为。制订了新的协议文本模版,规范合作内容,统一文本格式,统一编号,统一建档管理。

  今年我会接受了国家审计署和民政部的多项审计,均顺利通过。我会多次派人参加了我局和民政部、财政部举办的各业务培训班,提高了职工的专业素质,增强了做好劝募、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。

  (六)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。

 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,我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制定了创先争优实施方案,组织学习了相关文件,学习贾庆林主席在中国绿化基金会换届会上的重要讲话,学习贾局长在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,结合工作开展了深入研讨,组织全体人员前往革命老区西柏坡、霞云岭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,接受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。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》和《我局实施细则》,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,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自觉性。

  一年来,我会在推进生态公益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主要归功于:一是领导重视。特别是贾庆林主席的关怀指导,贾局长、祝副局长的关心支持。二是创新机制。主动适应林业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,积极探索,大胆改革,在网络募捐、区域合作、行业开拓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较大的突破。三是团结协作。全体同志目标一致,上下齐心,发挥各自所长,挖掘多方资源,广泛开展合作。四是勤奋务实。在办公用房紧张,办公条件简陋,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,加班加点,任劳任怨,确保完成任务。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:资金募集还不够多,工作力度还不够大,项目管理还有待加强,工作领域有待拓展等,这些都需要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加强,进一步开创基金会工作新局面。

  二、 2011年工作计划

 2011年是我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国际森林年,努力做好明年的社会绿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。2011年要按照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的部署,结合基金会实际,围绕一个中心(即以扩大募资规模,促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中心),构建两个机制(即:基金会与省区合作机制和基金会与行业(企业)合作机制),打造两大平台(即网络植树和手机短信捐款平台),做大做强六项品牌,(即:西部绿化行动、中国绿色碳基金、全球十亿绿树运动-中国在行动、绿化长江、百万森林、华夏绿洲助学行动),为实施林业双增目标,为推进生态建设事业作出贡献。

  (一) 加大与省区的合作力度,建立充满活力的会省联动机制。会省合作是筹集社会资金的重要渠道,抓好会省合作是2011年绿化基金会的工作重点。一是认真总结重庆、宁波鄞州建立专项基金、募集大规模资金的经验,完善合作机制,规范操作流程,大力推进“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”。二是加强指导,切实抓好即将启动的广西、大连、宁夏等地区的专项基金募资工作,争取更好的效果。三是加大工作力度,争取在一些企业多、实力强、领导重视绿化的地市开设专项基金,扩大募资规模。四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,加强项目监督,强化资金监管,确保基金运行安全。五是利用捐赠基金,组织在中西部10省市建设10个碳汇森林示范基地。

  (二) 加大与部门(企业)的合作力度,建立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机制。企业捐款是绿化资金来源的主体,加强与部门(企业)的战略合作是绿化基金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一是拓展新的合作方式,加大与能源、环保部门的合作深度,按战略合作协议内容,大力推进碳汇林业发展,推进节能减排。二是开辟募资新渠道,在矿区植被恢复、生物质能源等新领域与有关部门开展合作,积极实践。三是深化现有的合作内容,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,实行特色化、延续性服务,延长合作期,扩展合作内容。四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,搞好规划,落实地点,配套服务,协助企业搞好植树基地建设,树立典型样板,巩固绿化成果。

  (三) 充分发挥网络植树和短信捐款两大平台的作用,吸引社会公民参与生态建设。 2011年网络植树要加大力度,扩大规模:一是按照林业建设“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”的划分原则,在现有网络植树平台的基础上,扩展建设生态家园网络集群。二是联合东南卫视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、淘宝等单位,召开第三届“中国网络植树节”启动仪式,加大推广力度。三是将网络植树落地建设地点,由甘肃省通渭县扩展到3-4个省和5个县,扩大植树扶贫的范围。实施好网民捐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。四是组织好网民的西部远征体验活动,形成良性互动。

  2011年要搞好手机短信植树捐款的宣传策划,拍摄广告宣传片,在各类宣传媒体上大力宣传,以重庆为试点省,全覆盖宣传推进。组织好各项专题宣传活动,吸引公民的参与和支持。

  (四) 强化品牌项目建设,树立绿化公益良好形象。2011年继续加大品牌项目的建设力度,提高品牌项目的影响、辐射和带动效应。“西部绿化行动”与扶贫相结合,大力发展经济林、果木林和灌木树种;“全球十亿绿树——中国在行动”要以国际森林年为主题,将植树绿化与各项活动相结合;充分发挥“中国绿色碳基金”的品牌优势,引导企业捐资营造碳汇林应对气候变化;切实抓好与气候组织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倡导的“百万森林”的落地项目建设,确保造林质量;“华夏绿洲助学行动”,要进一步发动组织京、港、澳、台中小学生捐款,援助西部地区贫困学生,寓生态文明教育和贫困助学于一体。同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,积极培育“自然中国”、“绿色畅想”等新的品牌。

  (五) 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,提高基金会对外开放程度。一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,明年拟联合气候组织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“百万森林国际论坛”、“南非气候峰会中国周活动”;二是继续实施好在建外援项目,主要是中日绿化合作项目,包括潮州红树林、天津海防林、涿鹿生态林、台州生态林等项目;三是扩大合作渠道,努力新增外援项目,申请亚洲开发银行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、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机构的外援项目;四是在国际上举办展示活动,拟和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磋商,在其成员国全球峰会期间举办我会项目成果宣传展示边会。

  (六)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,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。一是全面加强宣传工作,尤其是要与中央电视台、东南卫视、青海卫视等展开密切合作,增加绿化公益广告的播出频率;二是做好第三届“中国网络植树节”、第五届“华夏绿洲助学行动”、第二届青少年低碳知识大赛等前期策划与宣传推广工作;三是编辑出版《中国绿化基金会25年回顾》和绿化生态科普读物;四是按照《2011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方案》的要求,积极配合我局做好国际森林年的各项宣传活动,切实落实我会牵头负责的相关工作。

  (七) 深入推进“创先争优”,努力营造和谐团队。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我局党组的要求,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主题,深入学习党的历史,研读党章,学习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,开展“三比三看”活动,增强凝聚力,提高战斗力。加强业务知识培训,提高策划能力、劝募能力和管理能力。按照“一岗双职”的要求,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,创建作风过硬、团结和谐、廉洁高效的管理队伍。


绿化基金会办公室
2010年12月


联系我们

邮政编码:100714

京ICP备09053274号-1

联系电话:010-84239390

传真:010-84239264

E-MAIL:cgf@cgf.org.cn
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

友情链接

国家林业和草原局

公益宝平台

腾讯公益平台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

中国绿化基金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53274号-1  技术支持: 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